燕园起航

2022国庆有约 | “红楼忆峥嵘,起航新青年”北大红楼参访活动

2022-10-19 17:08:00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革命活动所在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曾在这里展开。在这里,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碰撞,给予青年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在这里,爱国情与救国志喷薄,锻造新青年的不屈脊梁。“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从红楼响彻至天安门,掀起了“五四”的浪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是昂扬的五四精神,也是浸染在北大人血脉里的优良传统。

2022年10月2日,来自8个起航项目小组的23位同学在起航导师师倩倩、王静雪、丁雨婷的带领下,出发前往北大红楼参观。起航项目师生走近红楼,共同感受这座古朴静谧外表下仍生生不息的红色力量,穿越历史见证百年前苦难与热血交织的峥嵘岁月。

走进红楼,庄严与肃穆感扑面而来,安静明亮的教室房间、吱吱作响的木质地板、最大程度还原的旧时陈设、利用高科技进行修复的全息影像,将师生们的思绪拉回到百年前先辈们奔走呼号、救亡图存的革命年代。在北京大学红楼全息影像前,同学们认真观看红楼历史的变迁,深切领会一百年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精神如何在北大生根发芽。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的力量相互激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孕育出不竭的精神源泉。

“五四游行筹备室”,师生们看到了五四前夕北大学生为游行准备的旗帜、条幅与标语,铿锵有力的笔触、不畏生死的誓言,将百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展现地淋漓尽致,同学们为之驻足,也深受感染。

在图书馆主任办公室,李大钊先生的一件件作品陈列在眼前,“致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的青春呐喊犹在耳畔,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钊先生伏案埋首的身影、听到了百年前房间内仁人志士们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思潮论辩。

 

参观过后,起航导师们为同学们购买了精美的新青年文创文具,同学们拿到不同形状、色彩和字样的文具,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此次参观。

 

在北大红楼,触摸与感受百年前的激情岁月,重温北大青年人的理想与信仰,是最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今日游红楼,是游北大故地,是瞻仰先辈事迹,亦是传承北大精神。今天的北大人应当牢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未来也会将此次红楼之行铭记心间,将北大精神继续传扬,以个人所学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出力。

 

 

  “如今的北大红楼略显苍老,那是历史从不掩饰的沧桑。北大校址迁移后,它翻新重整,以纪念馆的新身份静立在这热闹京城的一隅,向每一位到访者娓娓诉说它曾经的峥嵘岁月。”这是我写在日记里的一段文字。红楼的故事自然是精彩的,先驱散布思想星火的历程和那些义无反顾的实践,都是历史惊心动魄的演绎。我在红楼参观,在红楼感叹,也在红楼反思。当时的北大青年为民族呐喊,为革命举炬,在振兴民族和追寻真理的路途上也在探求着他们那一代人的价值之光。时隔百年,我辈北大学子风华正茂,站在新时代的浪尖之上,可知应向何处探寻?我愿当自我理想的实践者,也愿展望未来图景,看着我辈新一代“新青年”将属于我们的奋斗刻入史书的新页。

——经济学院 余浩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此行最令我欣喜之处是能够参观大师们在红楼的办公地点。北大红楼较为真实地还原了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人当时的办公室。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同志在北大边任教边革命,其办公室内汇聚了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他用思想和言论激励着一大批新青年人奋勇向前。毛泽东同志便是这新青年中的一员。经过杨昌济和蔡元培的推荐,李大钊安排毛泽东同志在北大边工作边学习。北大图书馆的抄录工作使毛泽东同志能够接触到新书籍和新刊物,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他在这抄录室中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生命科学学院 岳秋宇

 

在今天去北大红楼的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高君宇的一句话——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据我所知,高君宇在1925年就因病去世,享年31岁。在短暂的生命中,他参加五四运动,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指导建团工作,出席二大,领导二七大罢工……他用一生诠释了他这句话。还有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她15岁嫁给李大钊,在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她全力支持丈夫,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在李大钊下葬35天后,她与世长辞和丈夫埋在一起。如果说李大钊离不开家庭的帮助,那赵纫兰就是他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的爱情令人向往,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社会学系 吕建笛

 

参观了北大红楼,《觉醒年代》中的一幕幕,一帧帧在我眼前显现。那波云诡谲,风云变幻的年代,那苦难与热血交织的历史仿佛在上演。中国之大,却在那个时代连一张平静的书桌都放不下。学生与老师们不是不想专心做学问,而是不能专心做学问啊!他们都是热血沸腾的青年,为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对抗反动腐败的政府而奔走相告,殚精竭虑,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一间黑暗且密封的牢笼里,在一群沉睡的人当中,只有他们醒着。如此令人绝望的环境,他们这一小群青年,却无惧无畏,勇于斗争,何其难也!尘雾之微亦能补益山河,萤烛未光亦能光辉日月。正是这少数觉醒的人,唤醒了大多数沉睡着的人,一起打破了这黑暗的牢笼!五四精神万岁!

——外国语学院 刘春悦

 

一进红楼,就感受到了肃穆与庄严,敬畏油然而生。从每个展厅走过,不仅看到了许多从前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文件资料,各种高科技的展板也很好的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生动地讲述了那一段光辉的奋斗史,从黑暗中探索救亡图存到前景一片光明,北大红楼见证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不懈努力,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前辈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打开了中国的新天地,今天的北大学生也应继承红楼精神,学真知,锤炼过硬本领,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书写青春华章!

——新闻与传播学院 翟栩

 

今天,我穿越时空,与历史对望,我多想告诉那些先贤,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有方向、不迷茫,我们敢呐喊、不彷徨。在红楼的前面,我看到了温暖的光和葱郁的树,我不禁会想:如果当时没有动乱,只有那思维跳跃声音和青春跃动的声音,一杯淡茶,一群挚友,一卷诗书,岁月静好……但是时代把重担交给了一群青年,那个红楼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一场策划,一次研讨,一群先驱……正因为先贤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我们北大青年当赓续先辈红色传统,发扬五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国际关系学院 孙瑾瑜

 

百年前,一群人怀着满腔热忱,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自觉担起了救亡图存的使命,突破重重困难,创办《新青年》。在那时,陈独秀提出新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表明了青年人的重要性……那对于如今以及未来的青年人来说,我们同样要做到先辈对我们的嘱托,既要学业有成,又要强身健体,在各个领域发光发彩,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济学院 虎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