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2020迎新绿色通道 | 经济资助与成才支持并举, 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

2022-10-15 17:18:00


9月1日,北京大学迎来了2020级新生。与往年一样,迎新绿色通道已准备就绪,等待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到来。新生可以在绿色通道现场领取爱心大礼包、办理借款手续、提交助学贷款回执、咨询资助政策。

(迎新绿色通道现场)

 

9月1日上午,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宝剑等校领导莅临迎新绿色通道,考察迎新绿色通道现场工作,与正在报到的新生们进行亲切交谈;向迎新现场的老师和志愿者们了解资助相关情况,叮嘱资助中心做好资助育人相关工作,真正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燕园无忧生活,自信成长。

(郝平校长慰问志愿者)

(安钰峰书记查看爱心大礼包)

 

下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莅临绿色通道,指导工作,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逸鸣、校团委书记户国栋、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刘海骅陪同。陈主任与现场老师同学深入交流,询问现场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与报到状况,观看北京大学资助工作宣传动画,对北京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陈希原主任与学生交流)

 

此外,爱心礼包的捐赠方之一,北京大学校友基金,也派老师来到绿色通道迎接新同学。北京大学校友基金由北京大学校友会设立,校友年度捐资与母校建校周年数相等的人民币款额,点滴捐赠承载着对母校的眷恋,寄托着对母校的祝福,用于致敬恩师、奖助学金、爱心救助、各类校友活动等用途。

(爱心大礼包)

迎新现场还设置了绿色通道展板,报到的新生可以在展板前与吉祥物合影,拍下入学后的第一张照片。

(迎新绿色通道展板)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学生资助中心,以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背景、专项经费全力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资助工作的理念完成从基本保障型向发展引导型的转变。北大学生资助中心以“经济资助+成才支持”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经济保障和宽阔的发展平台,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有尊严地完成学业,全方位助力成长成才。

 

精准资助保底线

   迎新绿色通道并非只指报到当天的现场,每年北大新生资助工作都与学校录取工作同步开展,从录取到开学报到,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保驾护航。

招生时:资助与招生同步推进,每位招生工作者都是资助政策宣传员,把资助政策带给高中毕业生。学生资助工作咨询热线400电话提前开通,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为了便于新生直观且全面地了解资助政策,北大学生资助中心今年精心制作资助体系宣传动画片,有需要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资助资讯。暑期北大多个平台(北大官微、招办微信、学生资助中心微信)通过微信推送介绍资助体系,让学生多渠道充分获取资助信息。

入学前:北大资助宣传页随录取通知书寄到学生手中,让资助信息多跑腿、不落后。今年新生助学金申请系统与招办新生信息采集系统合并,面向2020级本科新生采集家庭经济情况信息,响应国家政策,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新生而言,方式的改变一方面简化了申请经济资助的手续,提供更多便利,另一方面强化了对新生的诚信教育,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根据调查结果,资助中心较为全面的掌握了2020级本科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与招生办公室数据联动,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动员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筑梦计划的学生申请经济资助。资助初评完成后,资助中心老师及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详细告知获评同学迎新入学报到时可获得的各种资助,了解新生当前情况与需求,使同学们打消顾虑,安心入学。

报到时:学生一入校,即可获得爱心礼包,现场办理借款和助学贷款咨询。爱心礼包早早准备妥当,只要学生来到迎新绿色通道,校园卡一刷,礼包发到手。爱心礼包包含30余样爱心物资,包括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购书卡、游泳卡、上网卡等,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所有物资都特意采购了多种款式和样式,避免被辨识。为了保护同学的隐私和自尊,同时方便学生运回宿舍,爱心物资放进了不同样式的拉杆箱中,外表没有任何统一标识,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维护学生尊严。

 

品牌项目助发展

进入大学后,同学们会通过有趣的兴趣性格测评,得到量身定制的大学四年成长进阶方案。

燕园起航:爱心师长领路引航。2020年,“燕园起航”计划将再度出发,今年我们将学生按地域分组,由家乡辅导员和学长学姐担任导师和助教,对相关项目和活动进行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导师制度和更具实效性的活动组织,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燕园,为学生们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保驾护航,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

燕园翱翔:接轨国际开拓视野。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支持受资助学生组织境外研学团赴境外地区开展为期5-7天的参访活动;另一部分是支持受资助学生前往境外地区进行为期1个月至6个月的交换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此外燕园翱翔奖学金,将为获得出国出境交换机会的同学提供经济支持。一时的经济问题不应成为放眼世界的阻碍,学生资助中心愿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脚下垫一块砖,出一份力,助同学们走出国门,放眼未来。

优才拓展:突出实践育人成效。在“优才拓展”项目中,受助学生自主策划,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宣讲资助政策、开展志愿服务、参访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等。服务学习,厚植公益情怀。例如陕西团前往白水县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团队成员站上讲台,为当地学生授课,讲述个人成长经验,传递丰富知识与青春力量,引导学生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扩大范围,强化融合育人。学生资助中心在自行组建实践团队的基础上,开展优才拓展个人立项。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放资助,针对参加院系、团委等单位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或自发组织的实践项目提供1000-2000元的资助。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学校生活,融入学生团体,提升自信,共同成长。

学生发展支持项目组:致力于为北京大学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实用技能、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为学生发展助力。从大学生活的不同侧面解答学生疑惑,从大学生涯规划到学习节奏掌握,涵盖学生学习发展的大小方面。为学生在大学的各个阶段提供信息支持和专业指导。

 

生活关怀暖人心

人文关怀隐形资助。每个节假日,中心都为留校同学组织一系列活动,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在日常的工作中,学生资助中心也始终注重隐形资助的人文关怀,一定范围内取消家庭经济困难生名单公示,严格保护学生个人隐私,避免标签化处理;不宣传资助典型,公开报道中不透露学生真实姓名和正面照片,真正做到潜心育人,润物无声,维护学生尊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好之年华也。”帮助每一位青年学子有尊严地完成学业,是北京大学资助中心的职责与使命之所在。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始终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保底线、促发展、助成长,推动资助体系不断创新,经济资助与成才项目并举,底线保障与人文关怀并重,真正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燕园无忧生活,自信成长。